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 企业应积极防范汇率风险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0-11-20 10:30:46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 从市场结售汇情况看,目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总体稳定,没有形成非常明显的单边预期。

      □ “8·11”汇改后,国内企业防范汇率风险意识较5年前有所提高,但企业总体上仍以被动风险管理为主,主动管理风险的意识仍较弱。在汇率波动增大的情况下,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摒弃“赌单边”思维,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近几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大幅走升,并创下2018年6月下旬以来的新高。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回款周期较长,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美元贬值压力,部分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今年4月份起,我们就开始做套期保值了。”浙江一家民营化工企业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目前与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年贸易额约15亿元,日常贸易结算涉及的货币近10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节期间公司就预判年内不确定因素增多,汇率波动会比较大,因此复工复产后就开始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我们每个月收入两三千万美元,每个月都需要结汇。”该负责人介绍,现在远期结汇升水较多,因此对美元主要是卖出远期期权和即期结汇相结合,将期权费补贴到近端结汇价格,在获得较好的远期结汇价格同时,也提高了即期结汇价格,整体提升了结汇收益。粗略计算,通过对美元部分套期保值,每个月能够减少约1%的汇兑损失。同时,由于公司在贸易结算中涉及货币较多,汇率有升有降,整体计算今年汇兑部分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专家认为,在汇率波动增大的情况下,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摒弃“赌单边”思维,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汇率双向宽幅震荡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先低后高,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偏弱,5月底曾一度跌至近12年来的低位。不过,人民币汇率很快止跌回升。10月份,美元指数维持震荡,而人民币汇率升幅扩大,全月升值1.62%。人民币汇率在11月6日升破6.6后,近日再度走高至6.5附近。

      “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受经济基本面支撑。”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期表示,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将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出口形势良好,境外长期资金有序增持人民币资产,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推动下有所上升。

      在分析人民币汇率此轮上涨的原因时,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量化宽松预期下的美元走弱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升。美国前三季度GDP同比负增长约3.8%。为了刺激经济,美国不断投放货币,推出量化宽松和零利率货币政策。与此同时,美国财政赤字升至15%以上的历史高位,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和政府信用的担忧。这些因素均会推动美元贬值。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恢复较好。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人民币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中美利差走阔也会推动其他货币计价的资产向人民币计价资产转移。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推动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的力量在明年还会延续:一是中国经济增速全球领先;二是人民币资产对于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仍在持续提升;三是全球货币政策易松难紧,中国的利率仍然相对较高。这些因素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汇率政策回归中性

      近期,调降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等接连落地,在专家看来,这释放出了非常重要的政策信号,即汇率政策和监管政策将进一步回归中性。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供求平衡。为此,人民银行决定自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至0。

      10月27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这些举措意味着汇率政策和监管政策将进一步回归中性,汇率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深化,对于汇率波动的容忍度也在提高,从而进一步便利企业汇率风险对冲和依法合规的跨境资本出入。

      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

      随着年内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有关部门和业内专家多次提醒外贸企业,应摒弃赌汇率单边上涨或下跌的思维,积极防范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境内期权市场1年期隐含波动率平均水平在5%,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波幅是7.5%,人民币汇率弹性较强。

      从市场结售汇情况看,目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总体稳定,没有形成非常明显的单边预期。前三季度,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5%,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王春英介绍,今年结售汇交易有这样一个特点,客户逢高结汇、逢低购汇,控制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这是市场更加理性的表现。

      “聪明的市场总是能看到硬币的正反两面,既充分认可国内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同时也认识到各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可能使人民币保持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王春英表示,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和基本稳定。

      虽然“8·11”汇改后,国内企业防范汇率风险意识较5年前有所提高,但企业总体上仍以被动风险管理为主,主动管理风险的意识仍较弱。“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先抑后扬’、宽幅震荡是又一次生动的汇率风险教育。”管涛表示,如果企业不能够进一步树立风险中性意识,严格财务纪律,控制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那么主业经营的利润很可能会被汇率波动所侵蚀。

      王春英也强调,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背景下,企业应该积极预防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第一,需要改变人民币不是升值就是贬值的单边线性思维,树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意识;第二,要合理审慎交易,做好风险评估,对汇率敞口进行适度套保;第三,要尽可能控制货币错配,合理安排资产负债币种结构;第四,不要把汇率避险工具当作投机套利工具,以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周小川:人民币汇率变化取决于供求关系

      2019年05月30日09时03分
    • 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73个基点

      2022年03月10日14时45分
    • 温和的人民币汇率

      2024年10月23日11时15分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86个基点

      2023年02月24日10时40分
    • 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92个基点

      2022年03月29日15时18分
    • 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呈现双向波动

      2024年11月04日15时54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